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8的文章

20181007 IPSC 宜蘭賽

圖片
2018年TPSA第三場IPSC會內賽由宜蘭舉辦,地點在宜蘭縣三星鄉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賽前台灣驚險的躲過連續幾個颱風的威脅,雖然颱風沒有正面襲擊,但是射手們還是很擔心外圍環流對室外比賽造成的影響,宜蘭在比賽前一晚還下了滂沱大雨,讓很多人的心都涼了一半... 所幸當天老天賞臉,沒下雨也沒太陽,配上宜蘭的好空氣,這真的是室外賽最舒適的天氣 本次宜蘭賽是level 1 賽事,一共4個stage,總發數78發,參賽人數38人,其中是9發的short course 是建置在獨木舟的碼頭上,碼頭會隨著射手的位移而飄動,考驗射手在身體重心不穩的狀態下射擊目標,是本次賽事的亮點。 TFAS本次參賽人數17人,共奪下Open組前3名,Standard組2、3名及Standard女子組1、3名的成績,以下為本次比賽影片,歡迎收看。 每次賽後的檢討當然是少不了的,從檢討的內容中也可以看出大家真的有用心在反省,TFAS加油~!

射擊筆記:USPSA Trigger control 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圖片
握槍,站姿,瞄準都講完了,剩下就是如何正確扣引板機啦! 來看看Travis Tomasie怎麼說? 開始前再次特別強調手指頭的位置,除在真正射擊時,手指不可接觸扳機 正確扣引板機的位置是第一個指節的正中間,如此當你扣板機時可以給你最好的控制 板機釋放前會有一段預載行程,之後再平緩的扣引板機釋放擊錘,留意扣引時不可以晃動準星 當滑套復進後,輕輕放開板機可以感受到板機重置,即可回復扣引板機的動作,不需要將板機完全放開 看完了 Travis Tomasie 的分享可以再複習一下其他篇喔! 射擊筆記:USPSA Pistol Grip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Shooting Stance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Sight Alignment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Trigger control 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Robert Vogel 握槍拔槍不負責任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Shooting Stance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圖片
射擊時的站姿是很重要的,要有穩固且靈活的平台才能打得又快又準,看看Travis Tomasie怎麼說? 雙腳稍微寬於肩膀,有助於運用雙腳快速在靶跟把之間轉換 雙膝微彎,將˙75%的重量放在前腳掌,重心往前有助於消底後座力 不要將手肘鎖死,否則後座力會傳遞到肩膀,導致需要更長的時間回復瞄準圖 保持手肘彎曲,手肘會像避震器一樣吸收後座力 看完了站姿講解,趕快再看看其他篇吧! 射擊筆記:USPSA Pistol Grip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Shooting Stance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Sight Alignment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Trigger control 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Robert Vogel 握槍拔槍不負責任重點整理 封面出處: 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Handgun Shooting: Doin’ the Bernie

射擊筆記:USPSA Sight Alignment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圖片
瞄準簡單說起來就是三點一線,不過其中也是有很多小細節的,快來看看Travis Tomasie怎麼說? 選好你想要射擊的點之後,將槍的準星照門上緣切齊,前準星置中在照門正中間指向目標 目光對焦取決於目標的難易度,簡單的目標可以將視線對焦在目標上,困難的目標將視線對焦於前準星 看完了瞄準介紹,再來看看其他篇吧! 射擊筆記:USPSA Pistol Grip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Shooting Stance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Sight Alignment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Trigger control 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Robert Vogel 握槍拔槍不負責任重點整理 圖片出處: Sight Picture

射擊筆記:USPSA Pistol Grip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圖片
原來USPSA有一系列基礎技巧的教學,由2015年的Standard 世界冠軍Travis Tomasie介紹,看看他怎麼說? 握槍是一切的起點,握的好才能打得好,影片中有提到,這也是我選擇以此為這系列第一篇分享的原因 好的拔槍是由槍套出槍開始,必須確認兩個接觸點越高越好,一個是虎口跟海狸尾,另一個是中指與護弓下緣,這樣可以減少槍口上揚以及提高第二槍的速度 把強手拇指保持在拇指保險上方,確保槍枝可以擊發,如是沒有拇指保險的槍枝也是將拇指抬高,清出最大的空間給另一支手握槍 弱手四指相連,食指上方接觸護弓下緣,將手掌包起來如1:27所示 轉動手腕將拇指與上臂方向對齊,如此可以提升後座力控制度及提升第二槍速度 握槍力道40%強手,60%弱手,如此可以更有效率的處理板機扣壓與提升精準度 以上整理跟大家的握槍一樣嗎?如果有不同的地方可以嘗試看看喔! 看完握槍介紹趕快來看看其他篇吧! 射擊筆記:USPSA Pistol Grip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Shooting Stance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Sight Alignment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Trigger control 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Robert Vogel 握槍拔槍不負責任重點整理

IPSC組別介紹:OPEN DIVISION

圖片
坊間常看到掛著內紅點加上抑制器就被通稱為IPSC競技槍的謬誤,其實它只是IPSC組織下其一組別OPEN DIVISION所使用的槍枝。 以下直接介紹該組別須遵守的規範: 槍枝最大尺寸 無限制 彈匣長度 170mm 最大彈數 不得超過28發 槍枝與裝備與身體最小距離 50mm 可隨自身喜好配置槍枝與彈匣 可使用電子、光學瞄準器 可使用抑制器、疏氣孔、滅音器 (所有組別握把後端位置都不得低於腰帶) 彈匣長度量測方式 以上為OPEN組的賽制規範,由於該組彈數高且允許使用光學瞄具,更能展現IPSC所要求的準度與速度平衡之精髓。 順帶一提如果選手的槍枝或裝備無法達到報名組別的要求,選手必須被升級到OPEN組且須使用原本的槍枝與裝備參賽,否則不計算成績。 而OPEN組別裝備或槍枝不符要求則直接不計算成績。 OPEN GUN 看完OPEN組再來複習一下其他組別吧! IPSC 組別介紹:PRODUCTION DIVISION IPSC 組別介紹:STANDARD DIVISION IPSC 組別介紹:CLASSIC DIVISION 參考連結 IPSC氣槍規則書 TPSA 台灣實用射擊協會 FB

20180805 IPSC 新竹賽

圖片
2018年TPSA第二場IPSC會內賽由新竹的射手們舉辦   往年新竹賽地點都辦在 油庫戰場   比賽除了考驗射手的技術之外,更大大挑戰射手跟槍枝在酷熱的氣候的表現。但是今年不一樣! 今年的比賽場地在一個舒適的活動中心內,讓射手跟RO們免去了每次被熱辣辣大太陽曬到昏頭的痛苦。 2018主委盃實用射擊LV1邀請賽,一共4個stage,總發數67發,參賽人數80位, 新竹賽的重頭戲午餐米粉跟貢丸湯居然沒有照片...每年都是被秒殺的命運 今年TFAS一共21名隊友報名,共拿下Open冠軍,Production亞軍,Standard前三名以及女子組冠軍的好成績 以下是這次隊員比賽影片,歡迎收看。 每次新竹賽結束後固定行程 今年台灣LV3是12/15~16喔! 各位選手快快加緊準備吧!

IPSC組別介紹:CLASSIC DIVISION

圖片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經典組 Classic Division! 經典組到底有多經典呢? 這就要從1911這把手槍開始說起,西元1900年代美軍想要找一把制動力強的半自動手槍來取代現役的左輪,在約翰湯普森上校認為新的制式手槍口徑「不可小於.45英寸」及最好採用半自動運作的條件下,一共有六家槍廠提出了六個不同的設計,在一連串的測試與改良後,Colt 的提案在1911年正式成為美國陸軍的制式手槍並命名為M1911,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服役成為世界上量產最多的手槍,這樣看來1911這把手槍真的是很經典呢~! 回到IPSC規則的部分,Classic 經典組簡稱C組,氣槍規則書附錄D3有編載C組的槍隻規範,幫大家整理如下: 槍隻大小規範同S組,C組槍隻要可以置入225 mm x 150 mm x 45 mm (tolerance of +1 mm, -0 mm) 的測量盒  外觀必須符合1911經典外觀: 滑套要有馬蹬型切口,最長75mm的 dust cover (從slide stop 量到前緣),一體式金屬槍身  彈匣井外緣寬度不得超過35mm  禁止修改滑套外觀(偷輕),拇指停靠板,拉柄  允許修改客製化握把片,拇指保險,照門  彈匣不得超出彈夾井20mm 其他如腰帶的配置跟S組和P組一樣(附錄E2),彈匣發數氣槍C組最多只能填10發,,除了考驗換彈匣的基本功之外,發數少代表著更少的容錯空間,以及更細密的COF配置。 看完C組再來複習一下其他組別吧! IPSC 組別介紹:PRODUCTION DIVISION  IPSC 組別介紹:STANDARD DIVISION IPSC組別介紹:OPEN DIVISION IPSC 實用射擊 Lesson 101 參考連結 IPSC氣槍規則書 TPSA 台灣實用射擊協會 FB 封面來源: https://www.colt.com/purpose/competition

IPSC 實用射擊 Lesson 101

圖片
Lesson 101 是對於IPSC實用射擊有興趣的你,很有幫助的第一課。 先說甚麼是射擊? 射擊是一個用槍射出發射物的行為(廢話),假設今天一個目標在你的面前,只要對於射擊的技巧有初步的了解,假設在沒有其他壓力的狀況下,都可以輕易地命中目標! 可是這樣的技巧在實戰中實用嗎? 目標會傻傻呆站在原地嗎?  IPSC 全名是 International Practical Shooting Confederation ,中文稱作實用射擊,是軍警和特種部隊訓練的延伸,追求在最少的時間之內得到最高的分數,可以說是射擊運動的原點(自己說的)。 我們之前陸陸續續有寫了一些關於IPSC的網誌,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們再前往靶場前可以照著下面的清單先預習。 關於用槍安全 用槍安全四大守則 The 4 RULES of GUN Safety "重點安全事項!!!本隊隊員請詳細閱讀"  關於尋找適合你的場地 煩惱的IPSC練習場   關於挑選你喜歡的組別 IPSC組別介紹:STANDARD DIVISION IPSC組別介紹:PRODUCTION DIVISION IPSC組別介紹:CLASSIC DIVISION IPSC組別介紹:OPEN DIVISION 關於裝備 IPSC新手裝備選購 關於練習 IPSC練習? IPSC 賽時、練習場上、居家如何暖身與練習 關於IPSC比賽 IPSC射手認證-術科測試項目 IPSC計分介紹 如果日後有相關主題的網誌也會同步更新到這裡,謝謝你的收看,期待與你在靶場相見~

IPSC 賽時、練習場上、居家如何暖身與練習

這次分享一下我們如何暖身與居家練習內容: 到達練習場或賽場上如何暖身,從著裝後到比賽開始的中間是大家可以暖身找回槍感的好時機。 以練習前的暖身來說,首先裝滿你所有的彈匣在做以下項目 1 雙手持槍找尋一個小目標來練習 只做原地拔槍、開槍 把節奏放慢做正確的Dryfire 只須開一槍 10次 (先找回拔槍瞄準動作的正確性與目標準照眼睛的聯結) 中等速度拔槍兩發 10次 (去感覺滑套跟準星的跳動,開槍頻率為準星回到起始點第一次時開第二槍) 比賽速度去做拔槍開兩發 10次 (務必做到每一次抓到的位置都一樣,不超過能力範圍) 目的:握槍正確、找槍感、快速瞄準 2 雙手持槍找紙靶a區當目標 設定三個距離 遠、中、近 1~3米捉槍兩發 10次 (速度可快只要上a不顧集彈性) 4~7米捉槍兩發 10次 (中間可以參雜連開4槍或6槍可清楚看到準照跳動檢視快扣板機是否使槍歪斜) 7~10米捉槍兩發 10次 (中間可以參雜連開6槍可以檢視穩定度及該有的開槍頻率) 目的:瞭解自身開槍頻率、熟悉紙靶a區 3 強弱手交替練習目標紙靶a區 強手兩發 10次 弱手兩發 10次 (可以強手開完換弱手繼續開) 雙手兩發 10次 目的:強弱手練習 、單手開槍後可加強雙手持槍穩定度 4 不同起始設定練習目標紙靶a區 上匣不上膛兩發 5次 不上匣不上膛兩發 5次 目的:熟悉比賽時各模式 5 換匣練習目標左右兩張紙靶間隔兩米 只帶兩匣裝滿 拔槍目標1兩槍→換匣→目標2兩槍 結束 拾起彈匣裝備至腰帶,重複練習至兩匣清空 (不需要一次換連續換4~5匣的練習,除非你瓦斯都沒灌.....) 目的:換匣順又帥 結語:以上照文字敘述練習完,花費時間大約20分鐘,適合居家時或練習場上的熱身不要說在家沒時間碰槍囉~~~ 所有的練習項目都可以混合搭配產生個人所需要的練習效果 如果是賽時建議執行一半或三分之一的發數應該在短時間內找回槍與人的聯結。 正確後再做練習不然都白練

射擊筆記:Robert Vogel 握槍拔槍不負責任重點整理

圖片
Robert Vogel是誰? 請看個人簡介 http://www.vogeldynamics.com/accomplishments/ 剛好這幾天在整理東西的時候看到這兩個影片,覺得有些重點對提升射手技巧很有幫助(廢話...人家是世界冠軍) 特別雞婆在這邊幫大家(尤其是英文不好的人...幫QQ)整理一下重點,不過有件事要先聲明一下,射擊的最終目的就是擊中你的目標,沒有規定怎樣才是對的,每一個詹姆士龐德握槍都沒有一樣,還不是都可以把到詹姆士女郎...(咦?) 影片內容是Robert針對他個人在使用G34的心得,不一定適用每個人或每種不同的手槍,不過我們來看看他提到的這些概念對我們是不是有幫助。 Grip 拔槍 雙手握的越高,後座力控制越好(槍口跳動越少) 強手拇指要讓空間給弱手(support hand),弱手越靠近槍,越好控槍 握槍時候弱手要出比較多的力,因為絕大部分的後座力控制在弱手 假如強手太用力的話,扣板機的手指靈敏度會下降 不管哪隻手,握槍位置越靠近槍口,越好控槍 握槍時雙手向內施力,而不是偉佛式一推一拉 Draw 拔槍 第一拍握槍的時候就要握到之前講得正確的握槍位置 確保每次拔槍握槍的位置都相同 拔槍的時候只有手有動作,身體其他部位不要動 留意弱手接槍的位置 以上用條列式幫大家整理要點 兩段影片面都還有實際演練差異的比較,大家也可以依訣竅自己演練看看,希望對大家在場上的表現有幫助。如果有遺漏或問題歡迎提出討論。 看完 Robert Vogel 的教學也來看看其他人的分享吧! 射擊筆記:USPSA Pistol Grip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Shooting Stance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Sight Alignment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USPSA Trigger control 不負責任分享重點整理 射擊筆記:Robert Vogel 握槍拔槍不負責任重點整理 封面出處: http://preferredaperture.com/bob-vogel-rescues-bambi/#/pistol-training/1

IPSC 計分介紹

圖片
今天來簡單為大家介紹IPSC的計分方式! 這是IPSC的運動靶,如你所見一共有A-C-D三區,我們念做alpha-charlie-delta,計分為5-3-1。每張紙靶上必須最少要有兩個彈孔,計分取最高分兩發。 這是鋼靶,英文名字叫Popper。鋼靶必須打到倒,一個鋼靶5分。 扣分: 如果一張紙靶上面沒有兩發或是鋼靶沒有倒都算miss,一個miss扣十分。如果該射擊的靶連開槍都沒有開會再多扣一個程序錯誤十分。還有一種人質靶是不能射擊的,如果誤擊,一發扣十分,而且沒有紙靶只記兩發的上限。 射擊係數: 總得分除上時間。舉例來說,一個stage總發數20發,用了10秒打完而且全部都是A,射擊係數就是10 (20*5/10=10) 加權: 這個部分是比較多人不了解的地方,假設32發總分160分的stage我贏你一個射擊係數,另一個10發總分50分的stage你贏我一個射擊係數,這樣我們兩個誰輸誰贏呢? 我們用實際的案例來說明,為了不要勾起某些人傷心的回憶,已將射手姓名做移除處理。 2016/8/22 TPSA National Stage1 OPEN 以上是某個Stage的成績,總發數12發,最高得分(PT)是60分,可以看到上表已經用射擊係數(HIT FACTOR)做排名,排名第一的射手雖然得分輸了第二名得分2分,可是秒數快了0.65秒,算出來的射擊係數反而贏了0.28。那麼以射擊係數最高的射手為STAGE PERCENT 100%,用各射手的射擊係數算出百分比之後,乘上這一個Stage的最高得分60分,就是每位射手在這個Stage的得分(STAGE POINT),也就是說當某個射手在這個Stage有神乎其技的表現的話,後面選手的得分都會被海放XD,而總成績就是每個Stage得分的總和囉!這樣有瞭改嗎? 如果有疑問的話,歡迎提出來跟我們互動喔!

煩惱的IPSC練習場

圖片
台灣有關IPSC練習的隊伍組織及場地 或許有不少人因為地緣關係而無法接觸實用射擊這運動,以下為大家介紹臺灣有在練習IPSC的場地及隊伍,如果對氣槍運動或是IPSC有興趣的射手歡迎與喜愛的隊伍聯絡: 南區 T.P.S.A. 台灣實用射擊協會 :TPSA為IPSC世界總會唯一承認臺灣代表,練習場地為於高雄武嶺會館及旗山訓練中心。 台南射擊俱樂部 :由RO郭石明及資深射手畢逸群推廣IPSC及戰術射擊的場地,歡迎氣槍射擊競賽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加入。 中區 瑪索競擊俱樂部 :尋覓新地點中... 北區 H.P.S.T 新竹眼鏡蛇小隊 : 此隊伍為新竹市體育會軟式氣槍委員會、眼鏡蛇槍店公務隊伍,配合油庫戰場作為教學、訓練、活動公告認證培訓比賽通知等等..之委員會象徵性隊伍! 無特別限制,均可加入!特別介紹一下場地,如北區中區朋友想要適應大太陽的環境練習一定要前往油庫戰場試試! SPPT - ActionAir :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組成的快樂小隊,短短成立數年已拿下不少名次,近期的練習風格就是操~歡迎強悍的射手前往體驗,練習場地位於新北市汐止區。  TFAS :以IPSC運動為主的勁旅,也是我們的隊伍。如果你對精進射擊技巧有興趣,歡迎與我們交流,練習場地在東湖捷運站旁。 E.S.P.E.Team 實戰射擊運動 :歷史悠久的強隊,現今練習場位於士林。  台灣射手聯盟 Taiwan shooter union :一群什麼比賽都參加,所有射擊運動都推廣的組織,基本功訓練極好的一群射手常在頒獎台上可看到他們的蹤影,場地位置士林銃工廠B1,如果你對射擊運動有興趣,但不知要參與那一類比賽,歡迎前往了解。 T S C頂尖射擊俱樂部 :練習場位於新北三重區,由射擊好手詹登雄所主導籌備,也是 春雨槍隊 主要的練習場地,恭請各路好手前往一同交流,也歡迎有射擊魂的你為射擊運動注入新血。 東部 Yssc宜蘭射手運動俱樂部 羅東肯德雞4f :位於宜蘭的練習場,就在羅東夜市旁,住宜蘭想參加射擊運動的射手!YSSC是你的最佳選擇! 離島地區 澎湖射擊俱樂部:澎湖的朋友!沒錯。有一群熱愛射擊的同好正等著你加入!欲知詳情請洽- 呂國鐘 大哥。 以上資訊如有遺漏或誤植請告知,我們會立即修正。

IPSC 練習?

圖片
怎麼練習?以下來介紹我們自身的經驗。 其實這運動就是由握槍、拔槍、瞄準、射擊、換匣、位移動作所組合而成 看似簡單但零零總總加起來後就非常難而關鍵就是組合串聯,新手練習建議由簡單的動作開始: 握槍:嗯....握不好就打不好。 Dry-Fire ;長期拔槍及瞄準是必要的,因為每次位移後的動作都是出槍瞄準,這時就只能考驗你的肌肉記憶來快速找到你的準星了。 瞄準:非常重要的一環,當你做好有紀律的瞄準後才開槍。 什麼是紀律?就是瞄準到一定中的狀態下開槍。那不就花很多時間瞄準?所以才要大量的練習來縮短瞄準的時間。打不中就開就是賭,十賭九輸你懂的... 射擊:常開槍能知道槍的回饋,及了解自己能力才能掌握開槍節奏。 而練習的方式很簡單就左右靶、上下靶、近遠靶的射擊。節奏下回談... 換匣:不常練,就要多浪費一兩秒。 位移:能力以內的前後左右的移動。 以上動作串聯後就是一個比賽的狀態,而縮短每個動作的時間靠練習,如何縮短串聯的時間及心理因素才是整個運動最難的地方,著實難用文字敘述... 以上是介紹可以大量做的基本練習,當然可以組合上述練習項目來提高練習難度。 希望這篇使得人人不只有書讀,還可以人人有槍練 。 直到你每次瞄準那個靶子時都是準確的

IPSC 組別介紹:STANDARD DIVISION

圖片
大家對IPSC的第一印象應該都類似下圖這樣 槍王之王 吳彥祖 每把槍都要帥氣的瞄具加上槍口抑制器,但其實這是OPEN無限改裝組才可以使用的設定。我們讓大家先從STANDARD DIVISION(簡稱S組)標準組認識起! 標準組的槍直接去網誌參考隊員胤呈與沛辰兩位的潘朵拉寶盒,或許你會發現,不管標準組或是無限改裝組的氣槍都已Marui Hi-Capa為主流,主要是因為性能優異而且改裝備品相當齊全,但不代表只有Hi-Capa可以打標準組,只要符合下面的條件都是可以的! 不可安裝光學瞄具 不可裝置槍口抑制器 彈夾限制填彈發數為18發 槍枝要可以放入225mm*150mm*45mm(誤差+1/-0mm)的測量盒[註1] DAA IPSC Standard Division Measurement Box 除了槍枝的限制之外,裝備的設定也有限制,槍套及彈匣套必須配置在髖骨之後 選手裝備位置圖解 槍套的配置必須要讓握把底部高過腰帶(適用所有組別) 握把底部高於腰帶頂端 槍枝及彈夾套不能距離身體超過50mm 上述這些都是對於組別的規則,可是只要是規則都有可能被違規,違規時的處置是甚麼呢?根據規則 6.2.5.1 只要在比賽過程中有違反關於組別武器或裝備限制規則時,如S組彈夾裝超過18發,就自動升級為OPEN DIVISION。選手必須注意不得違規喔! 除了標準組之外還有大家熟知的無限改裝組及原廠組,彈匣限制發數都略有不同,這樣的差異導致在面對同一個stage所要考量的細節不一樣,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 枝微末節的文字規則就不贅述了,有興趣的請參閱IPSC總會 Action Air Rule Book 附錄D2,或是洽詢 T.P.S.A. 台灣實用射擊協會 購買中文版規則書。 以上內容如果跟官網規則書或是RO敘述不同,一切以RO宣布為標準 看完了STANDARD DIVISION的介紹,再來看看PRODUCTION DIVISION(簡稱P組)的差異吧! TFAS網誌-IPSC組別介紹:PRODUCTION DIVISION [註1]2017年版規則書要求放入槍盒時需要同時插入空彈匣做測量,2018年版規則書已移除此要求 照片出處: 封面 http://www.redwolfairsoft.c

IPSC 組別介紹:PRODUCTION DIVISION

圖片
在開始認識PRODUCTION DIVISION 原廠組之前,先來複習一下STANDARD DIVISION 標準組吧! TFAS網誌-IPSC組別介紹:STANDARD DIVISION  PRODUCTION DIVISION 原廠組(簡稱P組)跟STANDARD DIVISION 標準組(簡稱S組) 在裝備(槍套彈夾套位置)的規定是一樣的,但是P組填彈量是15發,S組為18發。 P組可以使用的槍枝不得為單動板機( single-action-only ),且必須要在總會 PRODUCTION DIVISION LIST 上才可以使用,有興趣的人可以慢慢端詳。 另外P組才有的 規則 如下: 第一發的板壓最小為2.27 Kg(5 lbs) (真槍規則,氣槍無規範) 槍管最長127 mm ( 5 inch ) 如果起始為上匣上膛的話,第一發必需要為雙動(double action),所以準備時需要先釋放擊錘(decocked external hammers) 除了光纖準照及在限制範圍(附錄E3a)內貼握把貼紙之外,不得對槍枝作任意的變更,包含變更顏色 附錄E3a: Production Division - 握把可以貼貼紙的範 上述這些都是對於組別的規則,可是只要是規則都有可能被違規,違規時的處置是甚麼呢?根據規則6.2.5.1 只要在比賽過程中有違反關於組別武器或裝備限制規則時,如拿G34報P組(P組槍管不得超過5吋),就自動升級為OPEN DIVISION。選手必須注意不得違規喔!  在氣槍P組的世界裡,最多選手使用的武器為Glock 17,原因在於後勤方便,零件容易取得,且在比賽中因為沒有外顯的擊錘(External hammer),所以第一發可以直接單動擊發(single-action SA),比雙動(double-action DA)的槍來的有優勢,且沒有另外的保險機制,對於剛接觸手槍的選手來說,比較好上手。 另外一種選擇P組的選手,是在於他們有鍾愛的槍枝,可以拿著自己喜歡的武器上場打比賽,是一個跟槍創造美好回憶的方式。由於P組不得任意改裝槍枝,所以勝負更重於射手的素質與槍枝的妥善率。你有喜歡的槍嗎?快拿著他加入P組的行列吧! 如果內容有誤,請各位先進不吝提出,以上內容如果跟官網規則書或是RO

IPSC 新手裝備選購

圖片
最近都有新朋友在詢問裝備的問題,強烈建議體驗過後再選購裝備除非你銀彈夠多可撒,以下介紹我們裝備的使用心得及品牌名稱。 在練習或比賽時你需要 槍、彈匣、腰帶、槍套、彈匣套、護目鏡(眼鏡),額外可能會使用到護膝等等... 腰帶 這部份較簡單就選1000元以下的內外腰帶即可。 內、外腰帶 槍套 真槍品牌大概有CR SPEED 、Double Alpha(DAA)、GHOST、Guga Ribas(GR)、JR、沙法利蘭,因為好用所以相關復刻品也都有跟風上去。 CR SPEED CR SPEED 槍支架上去後扎實不晃動,雙點固定(槍口、護弓),缺點應該是太長容易妨礙到大腿蹲下的活動。 GHOST GHOST 可以有最滑順的拔槍,採鋼珠固定護弓,STI、SV各種握把通吃,可拔槍的角度較DAA大,缺點為鋼珠容易傷金屬護弓表面,雖有塑膠螺絲可以調整不晃動,但調好就變很卡。 DAA 最新Alpha X 快拔槍套 STI內膽 DAA 最穩合的槍套不晃動,但氣槍採寸要很準確例如WE GLOCK須要修改才能順暢,每款握把需配對應的可拆式內膽,拔槍容許角度小。 沙法利蘭 579 沙法利蘭579槍套 槍支種類容許度高,入槍自動鎖上是多槍競賽的好伙伴,缺點是無法裝紅點或槍燈等等需大量修改。 AIP 快拔槍套 氣槍品牌AIP 只推薦HI-CAPA 或1911原廠握把,其餘GLOCK、鋁握把都需修改槍套。 GR快拔槍套 Guga Ribas企鵝牌 只看過槍友配帶及超高的相容性所以介紹出來。 JR 快拔槍套 JR 用過的都說好用但我們沒碰過此款槍套不好介紹。 彈匣套 由左至右為 GHOST、DAA、SAFARILAND、CRSPEED GHOST 除了可轉角度還可翻面安裝,彈片頂壓設計好插好拔。 CRSPEED 用膠墊卡住彈匣,簡單好使。 DAA 雙面拘束,鋁製彈匣套。 SAFARILAND 拔出角度大,下壓也可將彈匣推出。 若預算不足就推薦類似CRSPEED 款,好買好用不用在多加思索。 手槍 現在比賽射手們主流使用的槍支就MARUI HI-CAPA、 GLOCK、 1911。 新版本MARUI HI-

IPSC 射手認證-術科測試項目

上彈匣、上膛、關保險,定點射擊2發(距離6米,完成時間5秒) 上彈匣、不上膛、不關保險,定點射擊2發(距離6米,完成時間5秒) 不上彈匣、不上膛、不關保險,定點射擊2發(距離6米,完成時間7秒) 上彈匣、上膛、關保險,定點站姿射擊2發、跪姿射擊2發(距離6米,完成時間7秒) 上彈匣、上膛、關保險,定點站姿射擊2發、臥姿射擊2發,手肘不得超出規定界線(距離6米,完成時間7秒) 上彈匣、上膛、關保險,2個定點左邊2發、向右移動,右邊2發(距離6米,完成時間7秒) 上彈匣、上膛、關保險,定點站姿射擊2發、前進至3米界線射擊2發(距離6米,完成時間7秒) 上彈匣、上膛、關保險,強手射擊2發、換手,弱手射擊2發(距離3米,完成時間7秒) 上彈匣、上膛、關保險,定點站姿射擊2發、換彈匣前進至3米界線射擊2發(距離6米,完成時間7秒) 面向靶、上彈匣、上膛、關保險、背對靶,轉身射擊2發(距離3米,完成時間5秒) 考試32發,靶紙上中26發符合合格標準,超過秒數,開槍不算 建議裝備: 手槍、彈匣*2、腰帶、槍套、彈匣套 *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正式內容以TPSA射手認證課程為主

用槍安全四大守則 The 4 RULES of GUN Safety

圖片
安全永遠是任何活動最重要的要素及基礎,對於以下用槍四大安全守則(四大天條),適用於任何動力的槍枝(意思是不管真槍玩具槍,只要會噴東西出來的都算!),這也是每個玩槍人的心中都必須知道的規則。不信的話可以問問身邊有在玩槍的朋友(如果他答不出來的話記得離他遠一點) 用槍四大安全守則沒有順序先後之分,四條都一樣重要,缺一不可,只要同時違反兩條以上,保證出事! 屢試不爽! 四大安全守則大家的文字可能不是完全一樣,但是含意與概念是一樣的,以下是小編個人比較習慣的版本 中文版 槍口永遠要指向安全的方向 永遠假設槍內已有子彈上膛 除在真正射擊時,手指不可接觸扳機 射擊時先確定目標所在及其後方物品有無安全顧慮 英文版 ALWAYS keep the gun pointed at the safe direction ALWAYS assume the gun is loaded ALWAYS keep your finger off the trigger until ready to shoot ALWAYS know your target and whats is beyond it The History Channel TOP Shot 第四季冠軍 Chris Cheng 帶來的Handgun 101 也是解說用槍安全(Handgun 101 就是手槍的第一課啦) 為退伍軍人發聲的 Task & Purpose 帥氣美軍版 https://www.facebook.com/TaskandPurpose/videos/1173656712682301/ USCCA 的精美照片版 封面照片(出處: http://www.frontiercarry.org/safety.html ) 希望大家玩得開心,更重要的是玩得安全。謝謝大家。

T.F.A.S.

圖片
大家好! 我們是Taipei Focus Airsoft Shooters 所寫即是(T.F.A.S.) 創立於2013年5月2日 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與鼓勵 我們很喜歡玩槍 如果說我們狂熱可能還有些含蓄 目前大家看到的是我們兩年一款的第三代隊服 從第一代自己設計到第二代廠商擬稿 現在第三代是由隊員們集思廣益一同構思的 這是一個大家庭 隊上除了體驗玩槍的樂趣外 其實最重要的學習與人相處 學習品行 磨練EQ 槍隊裡每個人都有專才 大家也常常無私的分享這些經驗 不外乎就是希望大家可以越來越好 槍可以打得不好 人不可品行拙劣 如果大家去翻前幾篇的文章不難看出 其實我們規定事項還挺多的 從一個兩個三個一直到現在 來來回回的人很多 不是永遠離開而是因事暫離 這個隊有許多人入隊時還沒結婚 到結婚 到生了BABY 從不認識到熟識到患難之交 這是一個大家庭 一步一步的記錄著里程碑 一步一步的在茁壯 希望未來一樣可以有著,各位朋友的支持與鼓勵 雖然有些朋友沒有與我們一起同練 但不論我們發出什麼動態都立馬鼓勵我們支持我們 謝謝你們 有你們的支持與鼓勵 甜甜der 這次團體照有許多隊友有事無法一同前來拍攝 但沒關係,等你們回來,我們在拍一次! 在拍好幾次都可以…. 歡迎你們隨時回來 隊上從16歲到50歲 從40公斤到100公斤 從150公分到185公分 永遠都不嫌晚 永遠都不嫌慢 歡迎有其所好的朋友們一同加入我們 感謝 資深攝影師 聶一凡 感謝 傅祐承 小眼攝影 感謝 香港知名品牌 Activepro ( Activepro ) 感謝 ACTion Bunker - 防空動 感謝 KIC Airsoft Shop 感謝所有觀看點讚的朋友們

Find us on FB